Let's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四季陰陽變化與人體生理節律如何互相配合?
黃帝內經提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在中醫裡首重的觀念即是「天人合一」,按照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調整生活作息、飲食,例如配合著日照時間長短,在春夏季節「夜臥早起」養足身體的陽氣,在秋冬季節「早臥晚起」收身體的陰氣,可以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反之若違反上述的原則,就有可能造成疾病的產生,像是季節交替時容易出現的感冒、過敏疾病。
四季有哪些食物能夠幫助養生?
春季是「肝」的季節,適合吃綠色與酸味的食物,如花椰菜、蘆筍等等的綠色蔬菜與奇異果、檸檬等酸味食物幫助收斂肝氣。
夏天則是「心」的季節,適合吃紅色與苦味的食物,例如番茄、紅棗、桑椹、紅色火龍果幫助心血管健康,也可適量攝取苦瓜、苦茶等食物幫助降火氣。
秋天為「肺」的季節,適合吃白色與辛味食物,例如蓮藕、山藥、梨子等,與蔥、薑、蒜等辛香料,然而因為秋冬季節偏乾燥,也可適量攝取較滋潤的食物像是白木耳、蜂蜜。
冬天則是「腎」的季節,適合補充黑色與鹹味的食物,常見的食物有海苔、昆布、黑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