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皮蛇真的是繞一圈會死掉嗎?
皮蛇(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特徵是沿著神經分布區域出現紅疹和水泡,通常集中在「一側」的胸部、腹部或臉部,並伴隨劇烈疼痛。雖然帶狀皰疹的症狀痛苦且可能引起疱疹後神經痛,但如果及時治療,一般不會導致致命的後果。
帶狀皰疹如何預防?
預防帶狀皰疹的關鍵是提升免疫力、減少壓力,建議:
帶狀皰疹患者的飲食調理?
帶狀皰疹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抗病毒為主,避免辛辣、油膩、甜食、海鮮、酒精,以免刺激免疫系統,加重發炎,建議多吃綠豆湯、薏仁湯、苦瓜、蓮藕等清熱食物,加速修復。也可選用適合自己體質的中藥茶飲,幫助消炎排毒,提升免疫力,加快恢復。
哪些人特別容易被「皮蛇」纏上?
中醫如何治療帶狀皰疹?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的原則是清熱解毒、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可透過中藥、針灸、外敷與艾灸等方法改善症狀並減少後遺神經痛。
針灸合谷、足三里、阿是穴能止痛,促進水泡消退、皮疹癒合,特別是阿是穴可直接刺激病灶,加快恢復。外用中藥藥膏可消炎止癢,加速水泡消退。艾灸則能溫經通絡,幫助氣血運行,減少後遺神經痛風險。
中醫如何看待帶狀皰疹的成因?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又稱為「蛇串瘡」、「纏腰火丹」或稱「火帶瘡」、「蛇丹」,主要與肝火旺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正氣虛弱有關。患者因身體氣機鬱結,情緒壓力過大、熬夜,導致肝火過盛,侵犯經絡,形成疼痛性紅疹。若飲食過於辛辣油膩,濕熱蘊積體內,後續則影響皮膚,誘發水泡和潰瘍。年長者或體質偏虛者,則可能因氣血運行不暢,病毒趁虛而入,發作後疼痛持續不癒。
帶狀皰疹是什麼?有哪些症狀?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一種水泡性病毒疾病。其特色為沿著皮節分布發疹,並產生單側、疼痛性、水泡性的病灶,易發生在胸背部、腰部、臉部、頭皮,嚴重時可能影響眼睛或耳朵,導致併發症,甚至出現顏面神經麻痺、排泄功能異常、蜂窩性組織炎。
帶狀皰疹先兆期以神經痛為主,皮膚可能會有刺痛、搔癢、燒灼感。之後疼痛的部位會產生群聚的紅色皮疹和水泡,之後轉變成為膿泡或血泡,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著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與發燒。由於神經受損後的恢復期較長,常有病患會在皮疹完全復原後仍產生皰疹後神經痛,感覺持續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可透過針灸、艾灸等方式,幫助舒緩神經痛,減少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