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吃中藥會不會傷害腎功能?
基本上不會。很多民眾會有「中藥會傷腎」的觀念,主要是因為以前有少數藥材含有「馬兜鈴酸」這種會傷害腎臟細胞的成分,但衛福部早在民國92年時就公告禁用廣防己、關木通、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這五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所以不用擔心會吃到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
另外「中藥」是指有記載在傳統典籍上的藥物,基本上只要是由中醫師開立的中藥都不太會影響腎臟功能;但是「草藥」則是沒有記載在傳統典籍上的藥物,多是民間流傳來路不明的藥物,且大多都是清熱解毒的苦寒藥,甚至有些可能有腎毒性。因此看中醫請找合格的中醫師,不要隨意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
同時,目前台灣所有的科學中藥藥廠都有符合「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的認證規範,所以民眾不用擔心會吃到來路不明、有疑慮的科學中藥。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中藥材與飲片網站:https://dep.mohw.gov.tw/DOCMAP/lp-752-108.html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要看中醫?
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細胞正在逐漸凋亡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腎臟這個身體的過濾器逐漸損壞,所以身體很多的代謝廢物(肌酸酐、尿素氮、尿酸等)都會累積在體內而無法排出。
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的方式分成扶正、袪實兩大類:
治療慢性腎臟病過程有什麼要注意的?
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中,中醫常用的處方像是以桂附地黃丸、右歸飲等補腎陰腎陽來修復瀕死的腎臟細胞;或是用龍膽瀉肝湯、八正散等清熱利濕解毒幫助尿素氮、肌酸酐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內;以及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疏肝和解放鬆腎臟血管痙攣讓代謝廢物不會堆積在體內。
常用的穴位則像是補腎陰腎陽的腎關、太谿、復溜;疏肝和解的合谷、太衝、陽陵泉;清利濕熱的陰陵泉、豐隆
我已經開始洗腎了,能藉由中醫治療到不用洗腎嗎?
基本上不行。
結合以上兩點,可知慢性腎臟病越到後期越不可逆,尤其如果已經進展到需洗腎的程度(eGFR<15),代表腎臟細胞幾乎都已死透,此時中醫能介入的有限,僅能幫助身體排除代謝廢物,難以大幅的修復腎臟功能。
慢性腎臟病治療到什麼程度可以告一段落?
當治療進步到一定程度停滯時,就可考慮停藥;但因為腎臟功能本來每年就會逐漸退化,所以也可選擇持續治療,避免腎臟功能惡化,慢性腎臟病:
因此可以知道每位慢性腎臟病患者都有其目前可修復的上限。而在慢性腎臟病越前期介入,能修復的幅度越大,像是eGFR約60左右的患者,有機會能修復到90、100以上;而越後期介入,能修復的幅度越小,像是eGFR約30左右的患者,能夠修復到40、50就很不錯了,甚至很多只能做到長期維持、不繼續惡化。
在洗腎患者的治療中,中醫較不會像慢性腎臟病用補腎陰腎陽的方式來修復腎臟細胞,主要會用清利濕熱、疏肝和解的方式幫助體內的代謝廢物、水分可以較好的排除。
處方的部份,清利濕熱常用龍膽瀉肝湯、八正散等;疏肝和解則常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
穴位的部分,清利濕熱常用陰陵泉、豐隆;疏肝和解則常用合谷、太衝、陽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