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問答

Let's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faq

QA問答

CATELOG
TYPE

問題類別
請選擇
Q.

我罹患癌症可以只吃中藥,不搭配西醫治療/追蹤嗎?

A.

我們會建議腫瘤患者「中西共治」,因不同醫學各有不同擅長的方面

西醫除有血液、影像、病理切片等追蹤診斷方式外,也擅長直球對決、直攻腫瘤本體,包括手術/放化療/標靶免疫等

而中醫則擅長調整全身的狀態,包括身體的正氣、腫瘤微環境等。一方面長期改善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長期避免復發;一方面則可避免因西醫治療、中藥在攻伐腫瘤的同時,過度傷害身體的正氣,使身體在邪去的同時仍可保持充足的正氣

Q.

癌症治療過程有什麼要注意的?

A.
  1. (1)該做的西醫治療、檢查追蹤不可自行停止。
  2. (2)清楚掌握目前西醫治療的方向及進度,並與中醫師溝通:讓醫師清楚了解您目前的治療方向與進度,才能訂定相對應的治療策略。
  3. (3)不服用來路不明的食物、藥物:有疑慮請詢問醫師。
  4. (4)補充充足的營養:避免因西醫治療、中藥攻伐腫瘤過度消耗導致身體正氣不足。
  5. (5)避免感冒、做好個人衛生清潔:腫瘤治療期間常因正氣不足而易感染,且容易一路惡化往敗血症進展。
Q.

癌症治療到什麼程度可以告一段落?

A.

約西醫治療完成後的2~5年。如前面提到,在腫瘤疾病的各個階段,中醫皆有許多介入的空間,包括輔助西醫治療、西醫治療後遺症、西醫治療後避免復發等。

因此在確診腫瘤開始西醫治療、西醫治療結束後避免復發的階段,都會建議患者持續配合中藥治療。而腫瘤最容易復發的時期分別是在西醫治療完後的1年、2年、5年,當度過5年的容易復發期後,就可以較放心、考慮停藥(但也有少數患者會希望吃到10年)。而在2~5年之間,中醫師也會依據患者舌象的「瘀熱」程度,來判斷腫瘤微環境的狀態,如果舌象的瘀熱已經不明顯,醫師也可能會跟您討論是否可停藥

Q.

吃中藥會不會傷害腎功能?

A.

基本上不會。很多民眾會有「中藥會傷腎」的觀念,主要是因為以前有少數藥材含有「馬兜鈴酸」這種會傷害腎臟細胞的成分,但衛福部早在民國92年時就公告禁用廣防己、關木通、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這五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所以不用擔心會吃到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

另外「中藥」是指有記載在傳統典籍上的藥物,基本上只要是由中醫師開立的中藥都不太會影響腎臟功能;但是「草藥」則是沒有記載在傳統典籍上的藥物,多是民間流傳來路不明的藥物,且大多都是清熱解毒的苦寒藥,甚至有些可能有腎毒性。因此看中醫請找合格的中醫師,不要隨意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

同時,目前台灣所有的科學中藥藥廠都有符合「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的認證規範,所以民眾不用擔心會吃到來路不明、有疑慮的科學中藥。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中藥材與飲片網站:https://dep.mohw.gov.tw/DOCMAP/lp-752-108.html

GMP藥廠名單:https://dep.mohw.gov.tw/DOCMAP/cp-854-5659-108.html

Q.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要看中醫?

A.

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細胞正在逐漸凋亡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腎臟這個身體的過濾器逐漸損壞,所以身體很多的代謝廢物(肌酸酐、尿素氮、尿酸等)都會累積在體內而無法排出。

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的方式分成扶正、袪實兩大類:

  1. (1)扶正:藉由補腎、補氣養血、溫陽等方式,修復還沒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讓這些瀕死的腎臟細胞重新得到營養、血液的灌注與修復,並回復過濾功能。但如果是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就很難修復
  2. (2)袪實:包括和解疏肝、清利濕熱、化瘀、通腑瀉下等方式。一方面疏通身體的閉塞,讓代謝廢物不會累積在體內;一方面藉由通利二便的方式,幫助代謝廢物排除;一方面也藉由活血化瘀,改善腎臟微細循環,讓修復的力道能更好作用在腎臟細胞
Q.

治療慢性腎臟病過程有什麼要注意的?

A.
  1. (1)定期抽血、驗尿,追蹤腎臟狀態是否有惡化。
  2. (2)水分、蛋白質、熱量的攝取量:慢性腎臟病不同階段、體重的建議攝取量皆不同,建議找腎臟病專科營養師諮詢您現階段適合的份量。
  3. (3)減少攝取含有高鈉鉀磷的食物。
  4. (4)控制好血壓、血糖:醫師開立的降血壓藥、降血糖藥不可自己戒停。
  5. (5)避免感冒、做好個人衛生清潔,避免慢性腎臟病因感染急性惡化。
  6. (6)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食物與藥物。
  7. (7)避免服用過度燥熱的食物:容易使身體閉塞、代謝廢物累積。包括烤炸辣、蔥薑蒜、堅果花生、芒果榴槤等。

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中,中醫常用的處方像是以桂附地黃丸、右歸飲等補腎陰腎陽來修復瀕死的腎臟細胞;或是用龍膽瀉肝湯、八正散等清熱利濕解毒幫助尿素氮、肌酸酐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內;以及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疏肝和解放鬆腎臟血管痙攣讓代謝廢物不會堆積在體內。
常用的穴位則像是補腎陰腎陽的腎關、太谿、復溜;疏肝和解的合谷、太衝、陽陵泉;清利濕熱的陰陵泉、豐隆

Q.

我已經開始洗腎了,能藉由中醫治療到不用洗腎嗎?

A.

基本上不行。

  1. (1)前面提到中醫藉由扶正可修復還沒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但如果是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就很難修復。
  2. (2)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在剛開始時因為凋亡的細胞不多,因此還有大量腎臟細胞可以代償工作;但如果進展到後期(4期、5期、洗腎)時,因為殘存的腎臟細胞已為數不多,每個單位的腎臟細胞都必須加大力道工作,反而更加速剩餘腎臟細胞凋亡

結合以上兩點,可知慢性腎臟病越到後期越不可逆,尤其如果已經進展到需洗腎的程度(eGFR<15),代表腎臟細胞幾乎都已死透,此時中醫能介入的有限,僅能幫助身體排除代謝廢物,難以大幅的修復腎臟功能。

Q.

慢性腎臟病治療到什麼程度可以告一段落?

A.

當治療進步到一定程度停滯時,就可考慮停藥;但因為腎臟功能本來每年就會逐漸退化,所以也可選擇持續治療,避免腎臟功能惡化,慢性腎臟病:

  1. (1)中醫藉由扶正可修復還沒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但如果是完全死透的腎臟細胞就很難修復
  2. (2)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因此可以知道每位慢性腎臟病患者都有其目前可修復的上限。而在慢性腎臟病越前期介入,能修復的幅度越大,像是eGFR約60左右的患者,有機會能修復到90、100以上;而越後期介入,能修復的幅度越小,像是eGFR約30左右的患者,能夠修復到40、50就很不錯了,甚至很多只能做到長期維持、不繼續惡化。

在洗腎患者的治療中,中醫較不會像慢性腎臟病用補腎陰腎陽的方式來修復腎臟細胞,主要會用清利濕熱、疏肝和解的方式幫助體內的代謝廢物、水分可以較好的排除。

處方的部份,清利濕熱常用龍膽瀉肝湯、八正散等;疏肝和解則常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
穴位的部分,清利濕熱常用陰陵泉、豐隆;疏肝和解則常用合谷、太衝、陽陵泉

Q.

什麼人比較容易中風?

A.

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中風來的快又急,甚至伴有有生命危險,即使存活後,還是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影響患者生活,也帶給家屬照護壓力。因此預防危險因子,降低中風發生率是大家十分關心也很重要的議題。

中醫針對預防中風,建議民眾飲食上忌食肥甘厚味,要攝取低鹽低油低脂和高纖的食物。此外,生活中也應避免菸酒、勞倦內傷,與憂思惱怒。

Q.

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中風?

A.

中風的表現十分多變,根據受損的腦部區塊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可能包含:複視、視野缺損、嘴歪、口齒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身體無力、麻木感、步態不穩、眩暈、嘔吐、嗜睡、昏迷...等等。)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最容易的辨識方式有三個步驟:

  1. (1)臉部:說「一」或微笑,觀察兩側嘴角上揚是否對稱。
  2. (2)舉臂:閉眼手心朝上,雙手平舉約10秒鐘,觀察是否有無力下垂。
  3. (3)言語:是否發音清晰、言語流暢、內容正確。

如果懷疑腦中風應該立刻至急診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期。

Q.

中風後遺症可以用中醫治療嗎?

A.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43種針灸有效的病症中,就有包含腦中風。而健保署也有針對腦中風的西醫住院病患,規劃「腦血管疾病之西醫住院病人中醫輔助醫療」,提供科學中藥及每週3次的針灸治療。由此可見,針灸在腦中風後遺症的效果,已獲得全民健康保險與國際組織的認可。中風的患者大部分都有服用西藥,應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並主動提供現在的用藥資訊,取得安全有效的處方與藥物,切勿自行抓藥,或服用不明來源的藥物。

中醫針對中風患者狀況不同,選穴也不同。臨床上常見的穴位有風池、曲池、內關、勞宮、神門、合谷、三陰交、足三里與頭皮針。

Q.

中風已經有針灸治療了,還需要做復健嗎?

A.

中風後的患者,通常會有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常見到的例如肢體無力、口角歪斜、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步態不穩...等等。針對不同的問題,會有對應的復健方式,這些治療對於患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因此應該積極參與復健。

中醫針灸與復健的治療原理不同,針灸無法取代復健。如果是已經出院的患者,同時有針灸與復健的治療時,可以嘗試安排在同一天,減少來回奔波。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若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請點選「CONFIRM」,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

CONFIRM